地点
人物库 宋朝
李八师宋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道士
邛州依政人
工画道门尊像。
疑与五代后蜀李寿仪为同一人。
参见李寿仪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杨叔兰南宋
全宋诗
杨叔兰临邛(今四川邛崃)人。
宁宗嘉定初通判绵州清同治《直隶绵州志》卷三五、三八)。
九年(一二一六),由知荣州罢(《宋会要辑稿》选举一六之三二)。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赵雍南宋
全宋文·卷四二九七
赵雍字子然临邛(今四川邛崃)人。
绍兴二年进士
七年七月嘉州司户参军左承奉郎十月大小学教授
明年十一月,任枢密院编修官
明年五月通判庐州
曾知资州昌州
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一二、一一五、一二三、一二八,《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首《世次》、卷九七赵逵撰《上资守赵子然书》。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杨天惠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成都郫县人字佑父号回光
幼尝作歌行数十篇,为时人惊叹。
神宗元丰间进士
邛州学官
徽宗时上书言事,后入元祐党籍。
有文集。
全宋诗
杨天惠字佑父自号回光居士郫县(今属四川)人。
神宗元丰进士
曾知彰明县
哲宗元符年间应诏上书,后入崇宁党籍(《舆地纪胜》卷一五四)。
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为权彭山丞。
今录诗七首。
全宋文·卷二五三一
杨天惠字祐父自号回光居士梓潼(今四川梓潼)人,徙于郫。
幼警敏,登元丰进士第,以儒学称。
邛州学官元符二年彰明县
元符末应诏上书,入崇宁党籍。
著有《三国人物论》三卷、文集六十卷。
见所作《彰明遗事》,以及《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八之三,《宋史·艺文志》二、七,费著《杨氏族谱》(《全蜀艺文志》卷五四)。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高定子南宋 1177 — 124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77—1247 【介绍】: 邛州蒲江人字瞻叔号著斋
高稼弟。
宁宗嘉泰二年进士
夹江县,创同人书院
改知绵州,以防遏招收溃兵功,进直宝章阁
累官端明殿学士佥书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
退居吴中,日以著述自娱。
卒谥忠襄
曾修孝宗、宁宗《日历》。
有《著斋文集》、《北门类稿》等。
全宋诗
高定子
~一二四七),字瞻叔号著斋蒲江(今属四川)人。
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郪县主簿
历知丹棱县,知长宁军绵州
召为刑部郎中
理宗嘉熙元年(一二三七),迁太常少卿,累迁翰林学士知制诰,兼吏部尚书修国史实录院修撰。
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签书枢密院事
三年,除参知政事
因忤时相致仕。
七年卒。
有《存著斋文集》,已佚。
事见《续宋宰辅编年录校补》卷一四,《宋史》卷四○七有传。
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七三○四
高定子
——一二四七),字瞻叔号著斋邛州蒲江(今四川蒲江)人,高稼弟。
嘉泰二年进士,授郪县主簿,调中江县,历知丹棱夹江二县,辟主管四川总领所文字,迁知长宁军绵州
入为刑部郎中,进司农卿,兼枢密都承旨
起居舍人、兼中书舍人权礼部尚书侍读,擢拜翰林学士知制诰,兼吏部尚书
淳祐二年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寻兼权参知政事
后辞官居吴中,日以著述自娱。
淳祐七年八月卒,谥忠襄
著有《著斋文集》、《北门类稿》、《薇垣类稿》、《经说》、《绍熙讲义》、《奏议》、《历官表奏》等。
见《宋史》卷四○九本传、卷四三《理宗纪》,《宋元学案》卷八○。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燕肃北宋 961 — 104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1—1040 【介绍】: 益都人,徒居曹州字穆之
进士第
寇准所知。
数典刑狱,累知审刑院
曾建言州郡疑狱及情可悯者处死刑须经复奏获准,方得施行。
性精巧,曾造指南车、记里鼓车及欹器以献;又创记时莲花漏法,世称精密
喜为诗。
工画山水,尤擅古木折竹。
曾在知明州任上绘《海潮图》,著《海潮论》。
官至礼部侍郎
全宋诗
燕肃九六一~一○四○),字穆之青州益都(今山东青州)人。
进士,为凤翔观察推官,改知临邛考城等县,通判河南府
提点广南西路刑狱,徙广南东路,又知越州明州
入为定王府记室参军,擢知审刑院
后历知邓州,以礼部侍郎致仕。
仁宗康定元年卒(《图画见闻志》卷三),年八十(《东都事略》卷六○)。
宋史》卷二九八有传。
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一八八
燕肃九六一——一○四○),字穆之青州益都(今山东益都)人,家曹州(治今山东曹县西北)。
咸平三年进士,补凤翔府观察推官,历任知县通判提刑知州,迁侍御史、直昭文馆
天圣中判刑部,擢龙图阁待制知审刑院,历知青州
景祐中判太常寺大理寺,进龙图阁直学士,知邓州
宝元中礼部侍郎致仕,康定元年卒,年八十。
雅多巧思,精审音律,尝造指南、记里鼓二车,又上《莲花漏法》,为《海潮图》,著《海潮论》。
能画,尤善山水寒林,入妙品
又喜为诗,多至数千篇。
宋史·艺文志》著录其诗集二卷。
宋史》卷二九八有传,又见《图画见闻志》卷三,《东都事略》卷六○。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李防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邛州临邛人字幼安
李亮弟。
年冠,与兄游上庠,以上书论时政,忤权臣得罪,筑室湖上读书,一时缙绅争与交游。
后以荫出官,历神泉、温江二县主簿,致仕归。
年八十余,犹杜门读书,手不释卷。
全宋文·卷一九五
李防字智周大名内黄(今河南内黄)人。
进士,为莫州军事推官,随曹彬契丹,授忠武军节度推官
相二州逃户田,增租赋十馀万。
通判潞州,擢开封府推官,出为峡路转运副使
梓州路转运使,累迁尚书工部员外郎,为三司户部判官
景德初江南转运使,后擢右谏议大夫、知永兴军,进给事中,复知延州,更耀、潞二州,卒。
宋史》卷三○三有传。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魏了翁南宋 1178 — 123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78—1237 【介绍】: 邛州蒲江人字华父号鹤山
宁宗庆元五年进士
累知嘉定府
史弥远入相,了翁力辞召命,居白鹤山授徒讲学。
历知汉州眉州,在蜀凡十七年。
入为兵部郎中,至权工部侍郎
遭诬劾降三官,靖州居住。
后复职,擢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筑城修武备,兴学校。
曾上章论十弊,召还,权礼部尚书直学士院
端明殿学士佥书枢密院事督视京湖军马。
后除知绍兴府、浙东安抚使,官终知福州福建安抚使
卒谥文靖
有《鹤山集》、《九经要义》、《师友雅言》等。
全宋诗
魏了翁一一七八~一二三七),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
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
嘉泰二年(一二○二),召为国子正次年武学博士
开禧元年(一二○五),召试学士院,以阻开边之议忤韩侂胄,改秘书省正字
次年出知嘉定府
史弥远当国,力辞召命。
丁父忧,筑室白鹤山下,开门授徒。
起知汉州眉州
嘉定四年(一二一一)潼川路提点刑狱,历知遂宁泸州潼川府
十五年,召为兵部郎中,累迁秘书监起居舍人
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因言事以首倡异论、朋邪谤国黜靖州居住。
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起为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
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召权礼部尚书直学士院,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督视江淮京湖军马。
嘉熙元年卒,年六十。
谥文靖
遗稿由其子近思、近愚刊行,传世有《鹤山先生大全文集》一百九卷。
事见本集卷首宋淳祐九年吴渊序、清缪荃孙魏文靖公年谱》,《宋史》卷四三七有传。
 魏了翁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开庆元年刻本为底本(此本有残缺,据目录,卷首即夺《游古白鹤山》、《和薛秘书绂闻鸦韵》、《和虞永康刚简沧江鹤再诞雏》三诗,但实为传世诸本之祖)。
校以明嘉靖吴凤高翀刻本(简称吴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词学图录
魏了翁1178-1237字华甫
蒲江(今属四川)人。
曾筑室白鹤山下。
有《鹤山先生大全文集》、《鹤山词》。
全宋文·卷七○五三
魏了翁一一七八——一二三七),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四川蒲江)人。
庆元五年进士第,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厅公事。
召为国子正,改武学博士
开禧元年,召试学士院,改秘书省正字
明年,迁校书郎,以亲老乞外,乃知嘉定府
历知汉州眉州
嘉定四年,擢潼川路提刑
八年,兼提举,迁转运判官
十年,知泸州主管潼川路安抚司公事,后知潼川府
十五年召对,进兵部郎中,俄改司封郎中国史院编修官,迁太常少卿秘书监起居舍人
理宗即位,迁起居郎
会论济王事忤时相,为言者所劾,诏降三官,靖州居住。
绍定中复职奉祠,进宝章阁待制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
还朝,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
六月之间,论奏二十馀上,皆当时急务。
忌者合谋挤之,乃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督视京湖军马。
未几兼江淮督府,改知绍兴府、浙东安抚使
嘉熙元年,改知福州福建安抚使
是年以疾卒于官,年六十。
诏赠太师谥文靖,累赠秦国公
了翁穷经博古,学术自成一家。
著述甚丰,今存者有《周易要义》、《尚书要义》、《毛诗要义》、《古今考》、《经外杂抄》、《鹤山先生大全文集》等。
事迹见《宋史》卷四三七本传。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魏文翁南宋 1181 — 123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81—1231 【介绍】: 邛州蒲江人字嘉父
魏了翁从弟。
宁宗嘉定四年进士
历知上津新繁二县,通判成都,所至有政声。
官终知叙州
不喜陆九渊之学,曾控于提学,请有司勿以此取士。
学者称果斋先生
有《读书日记》、《中庸大学讲义》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张洸南宋
全宋文·卷四二九三
张洸南阳(今河南南阳)人。
绍兴二年进士绍兴末临邛县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刘综北宋 955 — 101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5—1015 【介绍】: 河中虞乡人字居正
太宗雍熙二年进士
至道初太常丞
真宗咸平中以荐出为河北转运副使
夏人扰西边,诏徙陕西转运使
灵州孤危,或请弃之,极言其利中国,不当转弃,卒从其议。
在漕任号为详练
历拜枢密直学士知开封府,终左谏议大夫
全宋文·卷一六四
刘综九五五——一○一五),字居正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西)人。
雍熙二年进士第,解褐邛州军事推官,改永康军判官通判眉州,知建安军
至道三年太常丞
咸平初出为河北转运副使,俄充转运使
咸平五年工部员外郎侍御史知杂事六年再为河北转运使
景德三年,召拜户部员外郎枢密直学士勾当三班院
四年,权知孟州事,又出知并州
归朝,知审官院,改吏、礼二部郎中,充职,兼知通银台封驳司
大中祥符四年,同知贡举权知开封府
七年,知庐州
八年学士,授左谏议大夫,卒,年六十一。
宋史》卷二七七有传。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清远北宋 1067 — 1120
全宋诗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
俗姓李
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
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
后隐居四面山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
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
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
踰年,以疾辞,归隐蒋山之东堂。
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
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
事见《筠溪》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清远诗,以《古尊宿语录》卷三○中的《偈颂》编为第一卷,以同书卷三四中的《颂古》编为第二卷,同书卷三一语录中散见各处者及见于他书者辑为第三卷。
全宋文·卷二九四六
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俗姓李邛州(治今四川邛崃)人。
年十四受具戒,依太平演道得大悟,后历主崇宁万寿、龙门、褒禅等名刹,归隐于蒋山。
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
著有《圆融礼文》、《普门礼文》等。
李弥逊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筠溪》卷二四)。
禅师讳清远
生李氏
临邛人
出家。
十四具戒。
尝依毗尼师究其说。
因读法华经。
至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
持以问。
讲师莫能对。
乃曰。
义学名相。
非所以了生死大事。
遂捐旧习。
南游江淮间。
遍历丛席。
舒州太平演道者为宗师第一流。
往造其室。
演一见深奇之。
谓可以弘持法忍
壁立不少假。
冀其深造。
师栖迟七年。
未尝妄发一语。
一日因拨火。
忽有省。
即说偈曰。
深深拨有些子。
平生事只如此。
由是洞彻超诣。
机辩峻捷。
莫敢当锋。
衲子争归之。
师益静默自晦。
不自为得。
隐居四面山中庵
属天下新崇宁寺
方择人以处。
舒守王涣之迎师住持。
未几引去。
龙门虚席。
遂补焉。
示众曰。
学道之士。
有二种病。
一骑驴觅驴。
二骑却驴了不肯下。
且如骑却驴了更觅驴。
可杀是大病。
龙门向道不要觅。
灵利人。
当下识得。
除却觅底病。
狂心遂息。
既识得驴了。
骑却不肯下。
此一病最难医。
龙门向道不要骑。
你便是驴。
尽大地是个驴。
且作么生骑。
你若骑。
管取病不去。
若不骑。
十方世界廓落地。
此二病一时去。
心下无事。
名为道人。
所以赵州南泉如何是道。
泉云。
平常心是道。
州从此顿息驰求。
识得祖病佛病。
无不透得。
后来遍到诸方。
莫有出其右者。
盖缘他识病。
又曰。
释迦老子在什么处。
自云。
作么。
复云。
达磨大师在什么处。
自云。
只在且作么生。
说个只在底道理。
也不妨难明。
若于斯明得。
始知正法常住。
僧家多分只道那举处便是。
你若身坏命终时。
若病说不得时。
又作么生。
须是證入始得。
不见。
僧问德山。
从上诸圣。
向甚么处去。
山云。
作么作么。
莫是作么便是诸圣么。
你诸人若不将言语会。
便落他声响流布。
纵饶不落声响言句。
便落他无言无说处。
此事实无。
你意解卜度。
若存一丝毫。
便成趣向于己疏也。
直饶你将玄机妙义去。
合他决定合不著。
若总不思量。
亦不可。
须是亲證始得。
明见无疑。
又曰。
有般宗师向人道。
莫作计较道理。
开口便没交涉。
与他不相应。
也去空劫已前认取。
都无言说。
又有一般宗师向人道。
痴汉你这一段因何不会。
先将自心做个窠臼。
然后将心去取證。
唤作钉桩了。
绕桩走便恁么。
流传将去。
便恁么承当去。
敲床竖拂用将去。
唤作将心用心。
一似坐个气毬相似。
有甚安乐处。
又似虾蟆努气相似。
你恁么见解。
面前一似黑雾罩定了也。
师居龙门十有二年。
道风大振。
四方学者皆曰。
吾必师龙门
由是云集座下。
居无所容。
师应机酬酢。
未尝有勌色。
示曲折数篇。
学者聚而编之。
名曰心要。
其略曰。
不应于无际中立分限。
若立分限。
是无际空乃自随。
所以解空者无空想。
若人以言语名状心。
终不得心。
不以言语名状心。
亦不得心。
言语本是心名状之故。
不得也。
无言语本是心不名状之故不得也。
种种会当。
皆不与自心契。
上祖曰。
默契而已为若此。
又曰。
道若为达。
但无妄念耳。
若人知是妄念。
作意止之者。
见有妄念故也。
见有妄念作意观照。
令是正理亦见。
有妄念也。
知妄元是道。
乃无妄焉。
故达道乃无所得也。
又曰。
證者绝能所也。
非别有玄理。
在寻常日用处。
如见色时是證时。
闻声时是證时。
饮水食粥时是證时。
一一绝能所。
此非久习不假薰炼。
盖见成之事。
世人不识。
名曰流浪。
故云唯證乃知难可测。
又曰。
道者明知有是事。
何故不得旨而长疑。
盖信未极。
疑未深也。
唯深与极。
若信与疑。
真是事也。
不解如此返照。
遂迷乱。
不知由绪。
困踬中途。
能自返省。
更无第二人也。
既曰此事。
又岂更知耶。
知是妄虑。
此事则不失也。
又曰。
道不止说与示而后显。
盖体自常露。
说示者方便道用耳。
省悟者亦暂时岐路也。
或因说而證。
或因示而入。
或自觉触以知归。
终无异事。
别得至心源而止也。
又曰。
人言悟了方修此。
属对治门。
虽禅门亦许以正知见治之。
若论当人。
即不须若是也。
又曰。
人不识问。
遂依来问而答。
不知乃自问耳。
欲答谁邪。
人不识答。
遂依言起见。
不知乃自答耳。
何有旨趣邪。
故曰。
总是你好看好看。
又曰。
从上来有二种方便。
有真实方便。
所谓说无有间。
有善巧方便。
所谓妙应群机。
若从真实方便。
得入不假思量。
性自神解。
求无有退。
妙用河沙也。
若从善巧方便得入。
得坐披衣。
向后自看始得。
未可将为究竟。
此二种方便。
皆一法也。
不可须臾有失。
学者思之。
又曰。
悟心见性。
当如雪峰玄沙。
履实践真。
当如南泉赵州
今时学者。
但以古人方便为禅道。
不知与古人同参也。
十二时中。
学道无顷刻弃舍。
此人纵未得入。
念念已是修行也。
寻常说修行。
不过三业六根清净禅门。
更不必如是。
何故禅定之门。
念念与智波罗蜜平等。
一切处自无过患也。
久久心地通明之日。
从前并得满足。
一行三昧
今时人全无定力。
复不开智眼。
所以机缘语句。
只成诤论。
生灭心行。
夫禅学不是小小。
未用超佛越祖得了要超。
亦不难也。
政和末
道行闻于朝。
有旨移和州褒禅山
岁馀以疾辞。
圜悟禅师蒋山
与师友爱素善。
因往依之。
尝著三自省察。
丛林共高仰之。
复以近世问话者。
不知伸问致疑咨请之意。
后生相承。
多用祝赞语。
或奉在座官员。
或庄严修设檀信。
俱无衲子气味。
师深恶之。
诫曰。
夫问话者。
激扬玄极。
不在多进语。
三两转足矣。
贵得生人信。
不致流荡取笑俗子。
又曰。
诸方老宿临终必留偈辞世。
世可辞耶。
且将安之。
宣和二年冬至前一日
饭食讫。
整衣趺坐。
合掌怡然而逝。
春秋五十四。
坐四十
门人奉灵骨舍利。
龙门灵光塔
师风仪秀异。
操守严正。
性淡泊寡言。
笑动有规则。
学者瞻形仪而服膺。
其为教。
疏通广大。
剀切禅病中衲子之心。
至入室提纲。
则绝蹊径。
离文字。
亦不滞乎空荒漫诞之说。
其徒非大有契證。
不妄许可。
平居以道自任。
从事于务。
尝曰。
长老端居丈室。
传道而已。
与士大夫游。
不为利屈。
道合则忻然造之。
不尔虽过门。
或不得见。
君子以是高之。
枢密邓公洵武
奏锡命服佛眼之号。
左司陈公瓘见师法语。
叹曰。
诸佛心宗。
众生性海。
远公涵泳深矣。
灵源禅师少友善。
其趣尚施设略相似焉。
三会广语偈颂数万言。
行于世。
赞曰。
圜悟佛眼同出东山之门。
临济十世孙。
圜悟固已名盖天下。
佛眼则精深醇粹。
克荷正传。
殆与圜悟连衡而并驱。
学者疑其旋设异乎圜悟
或谓龙门尝与灵源处。
而渐习使然。
呜呼是何言之陋哉。
盖尝三复龙门之录。
观其指示心法。
辩如百丈黄檗
作为偈句。
词如汾阳雪窦。
悟门超极。
不愧雪峰玄妙。
履践明验。
端如南泉赵州
真一代之大宗师也。
彼以颊舌为禅而欺世每生者。
乌足与识龙门灵源相契者哉。
要其所以不为圜悟者。
譬如韩柳文章。
世之悦韩者固多。
然子厚非深识博雅之士。
则不能窥其缊奥。
此所以万世之下不凝并驱而为韩柳也。
由是而观。
二公之后。
抑可见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张及北宋
全宋诗
张及字之元成都(今属四川)人。
真宗景德二年(一○○五)进士清嘉庆成都县志》卷四),曾知临邛清雍正四川通志》卷七)。
仁宗朝领三司盐铁,出为淮南转运使(《宋诗纪事》卷七)。
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三二四
张及字之元华阳(今四川成都)人。
进士,官殿中丞,出为武功临邛县令
天禧初太常博士监察御史二年八月出监高邮军税。
历官侍御史判三司盐铁勾院乾兴初兼发遣祠部,出为淮南转运使
张咏《送进士张及赴举序》(《乖崖》卷八),《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三之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二、九九。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计用章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邛州临邛人字寿卿
真宗天禧三年进士
累擢秘书丞
范雍延州,辟为通判
修城练卒,以备不测,不为所纳。
西夏兵围城,被召问策,以一死报国相对。
会其夜大雪,西夏兵遂退。
后知龚州,仕终都官员外郎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家诚之北宋
全宋诗
家诚之眉州(今四川眉山)人。
徽宗大观进士(《宋诗纪事补遗》卷三四)。
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六六四五
家诚之字宜父眉州(治今四川眉山)人。
绍熙庆元间邛州,刻文同丹渊集》,并编有《石室先生年谱》一卷(见《丹渊集》卷首)、《丹渊集拾遗》二卷(《丹渊集》附录)。
见所撰《丹渊集拾遗跋》,《万姓统谱》卷三六。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李蘩南宋 1117 — 117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17—1177 【介绍】: 崇庆府晋原人字清叔一字元昭号桃溪先生
高宗绍兴十八年进士
隆州判官,摄绵州,救荒有卓绩。
后知兴元府,安抚利州东路,访知和籴害民,为奏免之。
累迁仓部郎中
孝宗淳熙间,与制置使范成大计,改四川和籴为官籴。
使川民脱重负。
官至太府少卿
有《桃溪集》。
全宋诗
李蘩一一一七~一一七七),字清叔一字元昭(《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自号桃溪先生崇庆晋源(今四川崇庆)人。
高宗绍兴十八年(一一四八)进士
安仁县主簿,知眉山县,摄通判邛州成都府路提点刑狱公事,权主管四川茶马,知兴元府,以仓部员外郎总领四川财赋军马钱粮,除太府少卿,致仕。
孝宗淳熙四年(一一七七)卒,年六十一。
有《桃溪集》一百卷,已佚。
事见《鹤山集》卷七八《朝奉大夫太府少卿四川总领财赋累赠通议大夫李公墓志铭》。
全宋文·卷四七五七
李蘩一一一八——一一七八),字清叔一字元昭自号桃溪先生蜀州晋原(今四川崇州)人。
绍兴十八年进士第,为隆州判官,摄绵州,历知永康军利州兴元府
淳熙初,擢提点成都路刑狱,徙仓部员外郎总领四川财赋,升郎中,累官太府少卿
淳熙五年卒,年六十一。
长吏治,恤民瘼,所至罢苛条,举荒政,济人甚众,、洋间至绘像而祠之,其得民心如此。
又学有源委,著述繁富,可考者有《桃溪集》百卷及《经语提要》、《春秋集解》、《战国新书》、《荒政录》等二十馀种。
见《宋史》卷三九八本传,《鹤山大全集》卷七八《四川总领财赋李公墓志铭》,《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张行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邛州临邛人字文饶,一作子饶学者称为观物先生
高宗绍兴二年进士
成都府路钤辖司干办公事请祠归,杜门十年,著书多种。
孝宗乾道中表进其书,除直徽猷阁
官至兵部郎中、知潼川府
隆兴间汪应辰帅蜀,荐其有捐躯殉国之忠,又善于理财。
有《皇极经世索隐》、《皇极经世观物外篇衍义》、《易通变》、《翼玄》等。
全宋文·卷四三四三
张行成字文饶学者称观物先生临邛(今四川邛崃)人。
通经博古,尤邃于《》。
绍兴二年进士及第。
绍兴九年献《刍荛书》二十篇,论天下形势甚悉。
汉州教授
二十三年,官成都府路钤辖司干办公事
丐祠归,杜门十年,著成《述衍》、《翼玄》、《易通变》等七种凡九十九卷,发挥邵雍象数之学,世称「七《》」(今尚存五种共六十五卷)。
孝宗初,知汉州
乾道二年,表进「七《》」,除直徽猷阁,迁兵部郎中
出知潼川府
见所作《进易书状》,《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二八、一六五,汪应辰文定》卷六、一五,周必大文忠》卷三五,《玉海》卷三六,《宋史》卷二○二、二○五,《宋史翼》卷二八。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曹克明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雅州百丈人字尧卿
曹光实从子。
喜兵法,善骑射,补为衙内都虞候
光实战没,秘不发丧,潜入敌中,获光实尸以还。
李顺雅州克明募众万人收复之。
西头供奉官黎州兵马监押
平邓绍、王珂,为温、台等七州都巡检使
真宗景德中邕州,招附蛮洞,平定陈进,迁江、淮、两浙都大提举,知辰州
大中祥符九年,徙宜、融等十州都巡检使安抚使,降抚水蛮。
历知、登、、邵诸州,复徙鼎州卒。
全宋文·卷三一七
曹克明字尧卿雅州百丈(今四川名山东北)人。
喜兵法,善骑射
从父光实战殁,潜入敌中,护其尸以还,葬京师,由是显名。
李顺反,陷雅州,募数万人收复之,擢西头供奉官黎州兵马监押,权邛州驻泊巡检
景德中邕州
抚水蛮叛,徙宜、融等十州都巡检使安抚使
后迁西上閤门使,历知邵州,复徙鼎州,卒。
见《宋史》卷二七二本传。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常诜孙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邛州临邛人,寓居嘉兴字直卿
常同孙。
累辟不就,人称雪溪先生
有《栎斋笔记》、《天闲杂著》、《雪溪稿》。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冯方南宋
简介
字元仲普康(今四川安岳县)人。
全宋文·卷四三七七
冯方字元仲(一作圆仲),安岳(今四川安岳)人。
绍兴十五年进士
绍兴二十八年正月国子正三月成都府路转运司干办公事九月主管户部架阁文字,复除御史台主簿
绍兴二十九年秘书省正字三十年校书郎,兼国史院编修官
三十二年尚书吏部员外郎,复知邛州
隆兴元年户部员外郎,充江淮都督府参议二年太府少卿
卒,乾道五年追复左朝散郎
见《南宋馆阁》卷八,《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六、一八○、一八三、一八五、一九六,《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七之三二、七一之三、七六之七一、食货六三之一五。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